黨史二卷:為毛家祠堂文過飾非的愚民文本 - 明镜网 :独家,才有影响;包容,才能普世: "
《新史記》柳江/歷史經過了三十年,今天,道德文章遠遠不如胡喬木的中共的“黨史專家”們,竟然繼續搬著這篇鄧記文過飾非的“決議”,繼續為“毛家祠堂”塗脂抹粉。他們做的,都是今天最高政治的需要。無論江澤民,還是胡錦濤,無論習近平,還是李克強,他們的執政合法性都來源於“毛家祠堂”,來源於暴君毛澤東。
為迎接中共党慶九十年,《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簡稱《二卷》)於2011年1月11日由中共黨史研究室編寫出版。201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召開了首次全國黨史工作會議,總書記胡錦濤會見與會代表,常委、書記處書記習近平發表講話,特別提出要“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和醜化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為這卷黨史的推出,做了極不尋常的政治鋪墊。
《二卷》出版之後,中共官媒立即造勢,發表了海量的解讀文章,中共黨史研究室的前後主要領導,傾巢而出,分頭接受全國重要媒體的採訪。中共中央直屬部門率先用黨費購買《二卷》,分發給黨員。1月14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座談會。2月20日,中組部、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六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在黨員、幹部、群眾和青少年中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目的要在全國掀起學習黨史的熱潮。4月21日,重慶舉行“學黨史、強黨性”《二卷》專題導讀報告會,100多個市級機關的2000餘名幹部參會學習。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最後一位組織《二卷》修改的曲青山接受採訪時說:“近些年,在境外,包括港澳,出現了大量關於歪曲黨史的出版物,這種出版物有個特點:兩頭在內,出版在外。就是作者在大陸,出版在外,讀者大量在國內。這給國內的黨史學習教育帶來混亂。”“黨史二卷的基本結論是在實踐中不斷形成的全黨最大的共識。”人民網以《黨史第二卷問世,糾正對新中國最初29年誤導偏見》為題發文,功利性表達直截了當。
由此可見,《二卷》乃是江澤民、胡錦濤前後兩屆中央,為修建党大業,為統一全黨思想,聯手搞出的天字一號的思想理論工程,當然,胡的色彩遠遠重于前任。
胡繩、龔育之組織編撰的初稿被否
1991年,為建黨七十週年獻禮,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出版了《中國共產黨歷史 上卷(1921-1949)》,和以胡繩個人名義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後者對以往黨史研究的內容僅局限於民主革命武裝鬥爭時期有了第一次突破,發行了700多萬冊。
《二卷》編寫提上日程是1994年9月,在胡繩領導、主持之下,由參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編寫的龔育之、石仲泉組織編寫書稿。1995年初,編寫組提出新中國的黨史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界,分為中、下卷。經室委會研究同意,上報中央,獲得中央的正式批准。只用四年,1998年底中卷初稿完成,由龔育之、石仲泉統改,胡繩定稿。1999年,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高達90%的意見都認為書稿編寫得不錯。只有10%,針對對毛澤東的評價,發生激烈爭執,一種意見認為中卷對毛的錯誤還是不敢寫,仍然為尊者諱;另一種意見認為《中卷》把毛個人的錯誤寫得過於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
2000年,初稿上報中央,未獲批准。組織修改的負責人張啟華說:“最初書稿寫錯誤較多、較細,中央審查沒有通過。”黨中央站在10%的哪一邊就十分清楚了。
現任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說得更具體:“龔育之的黨史把党的這段歷史寫成一個錯誤接著一個錯誤,好像建國後就是從錯誤走向錯誤的歷史。”
張啟華編史有兩大秘笈
2003年1月調到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擔任副主任的張啟華,自2003年2月至2009年10月退休,負責組織被中央否定的龔育之、石仲泉統改,胡繩定稿的《中卷》初稿的修改。修稿當中,決定將中、下卷改為二、三卷,上卷再版更名《一卷》,便於隨歷史延伸下去。2009年的5月和8月,中共黨史研究室將《二卷》送審稿先後送給胡錦濤、江澤民審閱,都獲得肯定,胡、江都做出批示。因此,張啟華成為《二卷》出版的大功臣。
張啟華大學專業是歷史檔案,到中央黨校進修過馬列毛哲學,搞黨史屬於半路出家,而且在兩個“左家莊”——《紅旗》編輯部和鄧力群嫡系部門《當代中國研究所》歷練多年,2003年初調進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被傳“鄧力群派來個親信”,張啟華曾講了一句話:“我和力群同志也有分歧”,來為自己辯白。
2011年1月13日,張啟華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她說:“我們寫這段歷史一定要跟中央保持一致,一個是要跟《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保持一致,再一個就是跟中央文件、中央領導人的講話和精神保持一致。”看來,這兩個“與中央保持一致”就是張啟華編史獲得通過的秘笈。(見本刊本期後文——編者)
張啟華當年還是胡錦濤欽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建設工程的兩個課題——《中共黨史若干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首席專家。2008年5月5日,她在《北京日報》發表文章《談國史研究的黨性和立場問題》,引用了曾慶紅對《二卷》批示中的一句話,她說:“我們要自覺從提高党的領導水準和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政治高度,來認識和做好國史、黨史工作。正如曾慶紅同志給中央黨史研究室一份批示中講過的一句話:‘黨史姓黨’,國史也一樣,也必須姓黨。”這篇文章遭到網上評論帖子的猛烈圍攻。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中國自古就有“秉筆直書”的史學傳統。張啟華的兩個“與中央保持一致”,毀掉了(但願只是雪藏)胡繩、龔育之等一批黨內德高望重的理論家寫就的一部好的黨史,製造出的不過是 “黨史編纂學”(何方語)的又一個文本,遭遇黨內外眾多人士的拒絕和批評是理所當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一位著名學術權威,公開拒絕領取黨費購買的《二卷》。中共中央某部老幹部的組織生活會上,一位老理論家公然抗議“用黨費購買垃圾圖書”,全場無人發表不同意見。南通84歲的高校老宣傳部長丁弘直接給張啟華寫公開信,稱“你們以毛的是為是,以毛的非為非。”“你們黑白顛倒著寫,為了尊毛、護毛”,“你們是盡心竭力地忽悠著,儘量說明毛的偉大和黨的一貫正確。灰暗的地方儘量抹去。你們自己也知道,這個《史》是壽命不久的。”著名的“文革人物”、90歲的聶元梓直接寫信給中央黨史研究室和《二卷》主要編輯,指出,有關她的內容嚴重失實,所用是文革逼供信和大字報的材料,要求予以答覆並更正。
《二卷》後記列了109個參與編寫和審讀者的名字,其中一部分是參加龔育之黨史編寫的專家,他們紛紛否認和張記《二卷》的關係,他們編寫的章節與現在出版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對自己的名字上《二卷》後記,只感到氣憤。
怎能把毛27年和毛後兩年混為一談?
胡繩、龔育之90年代編史,提出以“十一屆三中全會”劃界,明顯具有時代局限的痕跡。但是,今天,中央黨史研究室和人民網,要“糾正對新中國最初29年誤導偏見”,卻是魚目混珠,睜眼說瞎話。毛澤東主政的27年,和華國鋒結束文革,重用胡耀邦撥亂反正的兩年,是不容混淆的兩個階段的歷史。
毛澤東的27年,是他拋棄“共同綱領”,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27年,是一個錯誤接一個錯誤,一個罪行接一個罪行,甚至是用一個動亂否定另一個動亂的27年。而華國鋒主政的二年零三個月,是結束毛澤東發動的文革,大刀闊斧改正毛澤東錯誤的兩年(抓捕“四人幫”、平反冤假錯案、恢復鄧小平工作、真理標準討論,強調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恢復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推動教育科學文化工作走向正常、外交工作取得新進展),正如鮑彤所言:“中國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對毛澤東的社會主義的否定。”華國鋒主政的兩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全面鋪就的兩年。2008年8月,華國鋒逝世,中央修正了對他的結論,此後,大量史實揭示出來,證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把這兩年寫成是華國鋒搞“兩個凡是”、阻撓變革的兩年,是不符合事實的;是鄧小平出於奪取最高權力、別有用心的貶低。本來,有大好機會遵照事實寫這兩年的歷史,但是《二卷》做的極差,篡改歷史,功勞都記在鄧小平頭上。(《新史記》第二期)
- 已使用 Google 工具列寄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