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出真相 拒絕謊言 尋求正義 呼唤良知 - 我們是公民,而不是怨民!我們的聲音你們應該聽到了,但還是沒有回答! 請問,你們究竟是不敢回答,還是無法回答?






3

Sunday, January 16, 2011

朱健國------高層思想辭鄧歸毛

 
九常委的關鍵詞露玄機
──「改革」不敵「群眾」,高層思想辭鄧歸毛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新華網置頂發表「本網年終特稿」:《二○一○年中央高層的「民生語錄」》,獨家發表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九常委在二○一○年關於民生問題的重要語錄三十條(胡錦濤五條,溫家寶四條,其餘七人各三條)。仔細研讀,人們發現其中透露出許多重要信息,特別顯示九常委在二○一○年的思想已辭鄧歸毛。這頗讓人擔憂,二○一一年,中國將大步還政於毛(毛澤東思想)。



九常委不愛公民愛「群眾」



統計顯示,約五千字的「九常委民生語錄」,讓毛時代的老詞「群眾」成為熱門,達五十一次,其中胡錦濤六,吳邦國一,溫家寶二,賈慶林一,李長春五,習近平八,李克強四,賀國強二十,周永康四,九常委人人「群眾」不離嘴。相比之下,鄧時代的「改革」新詞大受冷落,僅出現五次:只有李克強說三次,溫家寶和李長春各說一次,其餘胡、習六人一次也沒提。



查詞典,「群眾」乃儒家用語,意為「需要有人領導的一群烏合之眾」,歷代為專制帝王所喜愛貶稱愚民。《史記‧禮書》有「宰製萬物,役使群眾」,王安石《虔州學記》有「尚可以鼓舞群眾」。《毛澤東選集》堪稱集「群眾」之大成,曾有《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專文闡述「黨的群眾路線」,創造了「深入發動群眾」、「緊密聯繫群眾」、「不要脫離群眾」等許多「群眾詞彙」。據研究,毛澤東一生最喜歡「群眾」一詞,用以代稱「人民大眾」或「居民的大多數」,是因「群眾」不是擔任領導職務的人,不是加入共產黨、共青團組織的人,而這種官下之人、黨外之人的烏合之眾,特別依賴他這個「偉大領袖、偉大舵手、偉大導師、偉大統帥」,絕對服從領袖指引和黨的領導。「群眾」只會希望「黨作主」,「我把黨來比母親」,而不會有自己作主的民主妄想。五千年中國,基本上是一個只有「群眾」無公民的社會。



與「群眾」相對立的概念是公民,公民希望監督政府和領袖,監督執政黨。公民是現代民主政治的產物,是現代普世價值;而「群眾」則是封建國粹,是傳統宗法專制社會的P民概念。一部中國史,六十年新中國史,九十年中共黨史,一再無情地證明:有「群眾」就有專政。曾幾何時,毛澤東以「群眾專政」、「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在文革中不知非法殺死多少無辜!「群眾」與專制,自古是須臾不可分離的孌生兄弟。



煌煌九常委,身在改革年代而卻要以「群眾」取代公民,何其與公民社會格格不入。雖然還沒有公開祭旗,但無意之中已迫不及待顯示要向毛澤東思想回歸──「群眾」就是其「辭鄧歸毛」的一葉扁舟。



九常委如此背叛「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不愛公民愛「群眾」,中國危矣!



「群眾」顯示習不如李



「九常委民生語錄」中,習近平與李克強皆只有三段語錄,但習近平八次運用「群眾」,比只有四次的李克強多一倍。而對於「改革」一詞,李克強說了三次,習近平則一次也不提。據此,相對而言,李克強心中的鄧氏「改革」多一點,而習近平則全力借「群眾」向毛派靠攏。



這一節,從二人語錄的內容也可感覺到。



習近平三條語錄的內容分別涉及:一、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方法。二、真正把政治堅定、實績突出、作風過硬、群眾信任的幹部選拔上來。三、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到地方和基層一線工作,同基層幹部和群眾一起摸爬滾打,加快政治成熟──這全是毛澤東時代的套話。



而李克強的三條語錄內容是:一、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推進廉租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等,解決好低收入家庭和困難職工基本住房問題。二、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加大五項重點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三、對食品生產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處置,決不手軟,並加大曝光力度。



相比之下,李克強所說,既務實一些,也接近公民社會的公共建設。



「胡中庸」與「吳缺位」



總書記胡錦濤在「九常委民生語錄」中,六次提到「群眾」,正好在九常委平均五點六次提到「群眾」的平均線上,這一信息顯示,胡錦濤似乎以儒家中庸之道為行事準則,既不當黨內右派,也無意為左派親毛先鋒,盡力在常委和元老的各種思潮裡執其中,以求平衡與安全,所以其五條語錄的內容多為中性。



相形之下,胡比習近平的黨文化和毛思想似乎稍稍淡薄一丁點。這讓不少人悲哀:中共精英上升通道已被堵塞或中斷,一代不如一代已成中共定局:江不如鄧,胡不如江,習不如胡!



如此「九斤老太」規律的出現,與「吳缺位」的存在關係極大。吳邦國表面上排名常委第二,身兼號稱中國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大的委員長,但實際上在常委中權勢最虛,網民皆諷其為「吳缺位」──吳既沒有循名求實爭取「老二」的權威,在「九常委民生語錄」中,語錄比「老三」溫家寶還少一條;又沒有體現人大的最高權力象徵──其三條語錄中不僅隻字不提民主改革,而且內容皆離其本職陷入工科範圍,沒有一句說到人大的政治民主監督與落實民主選舉。難道民生沒有民權和民主可以得到保障?



汪洋立即轉身大談「群眾」



或許一些百姓還沒有感到「九常委已在棄改革談群眾」,但敏感的官迷已紛紛聞風而動,連夜效法。十二月二十四日,廣東媒體皆顯要報道:就在新華網置頂發表「九常委大談群眾」的當天(二十三日),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主持召開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組織學習《解放戰爭》一書,五次強調重視「群眾」。二○一一年一月九日又在廣東省委全會上高呼「像解放戰爭那樣發動群眾」,這真是:改革三十年,仍如六十年前用「群眾」閹割公民!此時百姓方醒悟,何以深圳市委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關於將深圳建設成公民社會寫入「十二五規劃」的報告,雖經媒體歡呼報道,卻在幾天後遭到曾以美國《世界是平的》來解放思想的汪洋的嚴厲批判:不講政治!糊塗!



夜來「群眾」聲,花落知多少。稱「群眾」,則肥一黨而病天下;稱「公民」,則弱一黨而利天下。九常委堅持病天下而保一姓一黨,以回歸「群眾」告別公民,逼得中國各地頻現公開拒絕建設公民社會的倒退潮,何其天下爲私!



二○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於深圳早叫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